【侨联七十年】侨之梦|孜孜不倦科研报国 点点心血勇攀高峰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9日
为纪念北京市侨联成立70周年,我们从各条战线选取了部分侨的故事进行宣传。他们有的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有的是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有的是全国政协委员,有的获得了院士荣誉……他们的故事中都体现了“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的精神传承,体现了“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的民族品质。他们的故事,是一代代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真实写照。激励我们积极投身“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建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体现自己的独特价值,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作用。
孜孜不倦科研报国
点点心血勇攀高峰
——记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
院长吴德胜
信仰无声,拳拳赤子心就是最好的名声;生命无华,殷殷报国行就是最好的芳华。有这样一位归侨学者,他赤诚爱国、无怨无悔,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响应祖国号召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他知难而上、成就斐然,在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上勇攀高峰,在专业领域开创了一套全面风险管理及智能决策方法论。勇立潮头,科研报国,是他人生的写照,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国际学院副院长吴德胜教授。
积极应对勇担当 全力以赴抗疫情
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国。
作为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吴德胜勇于担当,第一时间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的相关研究中,在强力的责任感驱使下,以实际行动体现了科研工作者的爱国情怀与敬业精神。
截至2020年4月25日,吴德胜所在的研究团队已经完成17篇高质量的政策研究报告。针对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启示、实体经济债务风险防控、交通运输和保险行业、物流与运输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判,针对疫情冲击下当前我国面临的全球产业链风险、宏观经济遭遇的下行压力、金融波动等因素带来的挑战进行了细致全面分析,就不同疫情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新基建”精准布局与分类施策形成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等问题做出了系统性分析。
来势汹汹的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常态,却丝毫阻挡不了人们不畏艰险、开拓前进的脚步。吴德胜和团队以扎实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系列报告通过不同渠道上报,其中9篇被中办、国办采纳,并获国务院总理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吴德胜撰写的多篇建议也被《中国侨联侨情专报》摘登。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研究的国际合作,与全球学者伙伴风雨同舟,践行合作共赢之路。吴德胜积极联络、组织国际知名学者,共同研究疫情演化过程、发展趋势,探索其对全球经济社会风险传播路径以及对国际社会经济的影响。其中,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芝加哥大学John Birge教授、国际风险分析协会前主席、美国维吉尼亚大学James Lambert教授等全球近20国家50余位国际知名专家,以及美国风险分析学会、IEEE系统理事会和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协会等国际行业学会与机构。并且通过8个国际知名期刊在国际学术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让国际学者看见中国的经验。
锐意创新勤进取 上下求索展作为
从科研新秀到领学一方,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吴德胜一路砥砺钻研,励精图治,已经是风险管理和智能决策专业领域的领路人和先行者。
2005年,受中国科学院资助,吴德胜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大学领军人才。2015年,担任多伦多大学特任教授,风险实验室执行主任的吴德胜选择回到祖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科技强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攀高峰,不惧前路艰险,勇创新,无畏山高水长。他以厚实的专业功底、扎实的学术素养和出色的团队组织能力,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吴德胜的研究重点,一方面是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研究。他基于大数据复杂系统建模思想,开创一套全面风险管理及智能决策方法论,理论工作被国际同行学者命名为“W-O”模型方法(“W-O” ERM Model and Methodology,取吴德胜与合作者美国学者Olson资深教授姓氏第一个字母命名)。长期从事复杂管理系统风险决策的研究工作,利用复杂管理系统建模思想,以决策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为集成工具,将情感分析、运筹学优化算法、博弈论、计量经济模型、机器学习技术综合集成起来,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处理一类复杂管理系统风险识别的研究方法论。
另一方面是多主体博弈智能决策及风险研究。复杂管理系统中存在多主体交互行为,例如,股市开盘前投资者可能在各类网络空间讨论热烈,顾客做出商品购买决定之前可能通过社交网络了解产品口碑。以供应链系统为背景,在对典型的多主体复杂系统作优化分析时,经常得到双重边际化的次优解,或难以处理一般市场的不确定性问题。为克服这些问题,吴德胜在以下两方面对该类问题做了原创性的研究工作:第一,开发了基于情感分析机器学习与风险值的综合集成风险分析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利用金融新闻褒贬倾向性预测金融市场波动的方法。第二,建立了需求不确定情况下竞争供应链纳什讨价模型以及供应链成本风险传导模型。他的研究工作获得国际学者的高度肯定,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得主,Gary Becker认为吴德胜的研究“坚实并且发展了现有理论”。
凭借杰出的学术贡献,2015年,吴德胜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获得杰青基金资助。2018年和2019年,先后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19年3月2日,吴德胜应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长菲利克斯·昂格(Felix Unger)邀请,参加了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举办的新院士庆典,领取院士证书并接受院士表彰。欧洲科学与艺术院是世界范围内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享有崇高声誉的学术组织,是全球的科学院中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例最高的科学院之一。其中,只有约10%的院士来自非欧盟的国家,每年全球增选的中国籍和华裔院士少之又少。
传道解惑引路人 科研报国守初心
新形势下,吴德胜继续推荐大数据金融、环境经济、风险分析三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潜力科研上,玉汝于成,彰显着一名学科带头人的报国情怀,为国家建立完整的全口径服务经济数据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在风险动态性、多风险联合识别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帮助提高京东、平安、中油财务、鞍钢、东海航运保险公司在投资业务方面的风险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在传道授业上,诲人不倦,彰显出良师益友的深刻情谊,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吴德胜受邀参加天安门阅兵仪式
吴德胜守“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理念,把培养学生成才视为自己的使命,并且带领学生学习创新技术知识,根据每个同学的科研进展设置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他常说,“如何培养出好的学生?要注重引导性,因材施教,注重把握学生群体的差异,在差异中将自己的知识传道授业解惑,以可变的方式去应对环境对学生群体的差异。”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和国际学院副院长,吴德胜也十分注重科研管理的作用,注重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建设科学合理的创新科研工作机制的同时,发挥科研管理在高校战略部署与策划中的导向作用。他提出,创新高效科研管理理念,处理好学生、员工的关系,充分调动科研积极性,形成管理的科学化与系统化;加强重点学科和研究室建设,为响应国家知识经济严格要求的大背景下,成立了国科大环境经济研究中心,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满足对科研工作的需求。
亦师亦友,教学相长,他在多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注重修德修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因此,2018年10月,吴德胜获得世界企业家集团、《总裁》杂志社联合颁发的“中国十大最受尊敬商学院院长”的荣誉称号。
为科技立心,为人民立命,这是科研工作者的坚守的初心与使命,也是一生的探索与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吴德胜将会在科技创新的漫漫征途上,继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张世文)
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版权所有
侨联概况
我要投稿
我要咨询